手术台上的“隐形医生”群体素描|数据新闻作品系列
数据新闻 第五期
全文字数:5805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隐形医生”这个称呼,常被媒体用来形容手术室中的麻醉医生。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大多知道手术中的主刀医生是谁,但很少知道手术中的麻醉医生是谁。
现在看来,麻醉医生在患者就医过程中处于“隐形”地位,也在公众视野中处于不被关注的失语状态。也正是因此,这些年来一个又一个麻醉医生倒下,消逝的生命成为医生朋友圈中刷屏的悲剧,但是这些悲剧却很少为医疗圈以外的人们注意、关心,激起一点点涟漪。
误解 Misunderstanding
“很多人以为麻醉医生就是打一针就完了,哪有那么简单,关键是还得让患者醒来。”
在很多人眼中,麻醉医生的职责就是“只负责给病人打一针麻醉”就行,相对于其他医生来说并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和劳动,所以曾有网友表示疑惑:麻醉医生到底是技术活儿还是熟练工种?
由于工作地点常年封闭在手术室中,让麻醉医生并不为人所知,甚至会有很多误解,比如“麻醉医生就是给人打一针完事”、“麻醉比较危险或影响脑子”等等,“殊不知麻醉医生承担的是保命人的角色”。
“麻醉医生的保命作用就是指手术中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身体功能正常运作,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的办公室里,麻醉科主任董庆龙说,一台手术中,受者的旧肺粘连很厉害,在剥离、切开的过程中出血很严重,此外,双肺“新旧交替”时,要调整的地方非常多,“手术室当时有 4 名麻醉医生,从一开始的准备,到术中的各项监测和调试,4 名麻醉医生全程都绷紧了一根弦,直至手术结束。”
“做手术实际上是很疼的事,疼痛是可以把人疼死的,那简单来说麻醉就是让疼痛不疼了。”湘雅二院的规培生姜医生说,“如果剂量过少,麻醉医生要适时加麻药,如果剂量过多,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抑制心脏、呼吸系统。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还有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不同处理,麻醉深一点还是浅一点、对药物的选择等等,这都考验着麻醉医生的水平。”
实际上,每一场手术对麻醉药物剂量要求得很严格,任何药物都有它的副作用,这就要求麻醉科医生必须熟练的掌握各种麻醉操作的技巧,必须熟悉各种各样麻醉药物的它的适应症,它的禁忌症,它的副作用以及它的常用剂量。
与其他科室相比,麻醉医生在业内堪称“最博学的医生”。
陈医生是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的麻醉医生,他表示,“麻醉医生是手术室里内科医生,但也要具备许多必要的操作技术,对病理生理了解的更深刻。而且麻醉医生风险大,工作时间长,手术病人在术中任何病情变化都需要麻醉医生准确及时的处理,经常要面临各式抢救工作,是手术室里抢救工作的主导者。”
麻醉医生通常有着自己相对擅长的临床副专业,如有的医生主攻方向为胸外科、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脑外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五官科等临床麻醉和镇痛,有的医生则专注于高龄、高危、疑难、复杂、急症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急救复苏。
但不管是哪类的麻醉医生,术前麻醉医师都要访视,签订麻醉知情同意书,全面了解和评估病人病情,制定最佳麻醉方案。
手术中,高达20余项的指标需要麻醉医生监测,包括对呼吸监测、循环监测、失血量监测、氧饱和度监测、凝血功能监测等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护,第一时间发现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手术医生心无旁骛地完成高质量的手术。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也不能休息,得忙着调整药物让患者恢复生命体征,等到患者苏醒后,麻醉医师还要继续监测半小时左右再把患者送回病房。
从业6年以来,陈医生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做的一场假性动肿瘤的手术。手术时间长达17个小时,从下午13点一直持续到凌晨7点。陈医生说,假性动肿瘤的手术需要对受者进行动脉修补、动脉置换、动脉结扎等,创伤大、手术复杂、并发症较多,所以要求非常细心,要对供体的功能要保护得非常好,同时还要维持受者的身体功能正常。
门槛 Threshold
作为一个麻醉科医生,需要具备非常丰富的、临床医学等各个学科的背景。只有掌握了这些背景以后,才能做好一个麻醉科的医生。同时,能够恰如其份的使用他的麻醉来配合外科医生手术,这应该是一个麻醉医生最基本的要求。
时至今日,随着医学上多学科的融合发展,需要麻醉医生具备更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在知识水平上对麻醉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6年的时候,“取消麻醉学专业”的说法曾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取消麻醉的本科专业,初衷是为了培养更高水平的麻醉医生。俞卫锋是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主委,也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现任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我们认为麻醉医生应该从临床系毕业、掌握全面的临床医学知识后再进入麻醉专业。”俞卫峰称,他们期望最快到2020年我国取消高校中的麻醉专业设置。
在俞卫锋看来,取消麻醉系,让临床医学系毕业生成为麻醉医生的统一入口,是整个学科发展的需要。黄文起和董庆龙也都提到,麻醉医生需要有全科知识,因为面对的是多学科的手术,“参加开颅手术,需要有神经外科的知识;开展剖腹产手术,就得有妇产科的知识基础。麻醉医生应该是最博学的医生。”
一些专家则指出,目前国内不少麻醉系是存在弊端的。一些学校已经砍掉了部分临床医学课程,增加了麻醉专业课程,而学生很容易放松对其他医学通科的学习,知识面不全面。
据此前文汇报报道,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都从未开设过麻醉系,而是将其并入了临床医学系。
北京大学医学院官网显示,北大医学院开设的所有院系中,没有麻醉系
“北大医学部,本身没有单独以麻醉学专业进行招生。”王东信在采访中表示,“我们麻醉学的人才来源,来源于临床医学专业。这些学生在北大医学部,是按八年招生进来的,所谓叫本硕博连读的。”
在八年的学习过程中,时间安排大致是三个阶段:前两年的医预阶段,在北京大学本部;之后两年的医学基础阶段,在北大医学部本部;最后四年在各个医院。“在医预阶段,学生主要学的一些课程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类,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医学基础阶段,学的包括两大类的课程,一个就是形态类,一个是机能类。其中我们麻醉学就放在外科总论里讲授的。”王东信解释道。
据了解,西方也普遍不设置麻醉专业,麻醉科医生都是医学系毕业生自愿选择后经过毕业后培训才能担任,也就是说,麻醉医生首先是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全科医生,然后才有资格学习麻醉专业技术。
对于取消高校麻醉学专业这一说法,也有反对者认为会进一步加剧麻醉医师人才荒。此前《健康报》记者向教育部核实获知,目前教育部在麻醉学本科专业招生政策上并未作出调整。据了解,教育部门调整专业设置主要根据专业的招生率、就业率等指标来衡量。目前,麻醉学本科专业招生和就业情况都不错,从教育部门的角度考虑,尚无取消麻醉学本科专业招生的必要。
高压 High Pressure
2017年1月9日,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有一名麻醉医生在值班过程中猝死,年仅29岁。3月26日,江阴市一名邓姓麻醉医生值完夜班后在家中猝死离世,去世时才刚毕业一年。2017年6月28日,浙江邵逸夫医院的26岁的麻醉医生陈德灵在交接班时被发现猝死在宿舍,生前曾发朋友圈说:“黑+白+黑,下班啦,还活着真好。”人们不禁追问,为什么在过劳死的医生中,麻醉医生总是占很大的比例?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生2013-2015年因过劳而猝死医生情况报告
<Overwork is a silent killer of Chinese doctors: a review of Karoshi in China 2013-2015>
据中国医师协会2013-2015年因过劳死而猝死的医生数据显示,近两年全国至少15名麻醉医生猝死,30-39岁的青壮年医生最多。“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在猝死发生前,半数医生已经持续工作了8~12小时,11个医生持续工作超过了24小时。
这份报道中指出,麻醉科医生猝死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6%,其次是骨科和心血管科。发达国家的麻醉师每年麻醉500-1000人,中国则达到了1500人。
以“麻醉医生”“猝死”为关键词,我们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对抓取到的新闻进行分类、整理以及分析。结果显示,从2012年开始,麻醉医生猝死的事件开始频频被媒体报道
从2012年开始,麻醉医生猝死的事件开始被媒体频频报道。这些猝死麻醉医生的平均年龄为35.85岁,最小的仅为25岁,为江阴市某医院的邓医生,在值班后猝死于家中。大多数猝死的麻醉医生正值青壮年时期,而且已经成为所在医院麻醉科室的骨干力量。
2012年至2017年猝死麻醉医生医院等级矩形树状图
2012年-2017年间媒体报道的猝死的麻醉医生共24人,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人,三级乙等医院3人,三级未定等医院2人,二级甲等医院4人,二级乙等医院1人,卫生院1 人,其他种类1人。
针对麻醉医生近年来高发的猝死事件,姜医生解释道:“一般情况下,麻醉医生八点上班,白班上到下午三点钟,之后有人来接班。但是因为病人数量多,手术需求多,而麻醉医生数量少,麻醉医生常常遇到加班连续做几台手术的情况。且从工作性质上来说,麻醉医生下手术台后还要在复苏室给病人醒麻醉,病人醒得不好,麻醉医生就要一直等。”
新青年麻醉论坛于2015年发起的中国麻醉科医生职业现状大型网络调查
总结起来,麻醉科的特征是:不定时,不定量,工作压力大,风险高。由于麻醉医生的这些工作特点所致,近几年中国医生群体中麻醉医生猝死人数居高不下。
北京某三甲医院麻醉科医生宋颖(应采访者要求,此为化名)所在的三甲医院平均每年有近3万例手术,而麻醉科仅有44位医生。宋颖告诉记者:“你给药麻醉患者的时候,就已经在想着要如何让这个患者醒过来。而在手术过程中,整个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的,患者体征一旦出现丝毫异常,你就会像一个弹簧,‘嗖’地一下弹起来。”
数量的缺乏,导致麻醉医生连续加班,严重体力透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麻醉科医师超负荷工作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麻醉科医师现有数量与社会需求存在缺口造成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麻醉从业人员仅为8.5万,每万人仅拥有麻醉医生0.5人,远低于美国的2.2/万和欧洲的2.9/万。
缺口 The Gap
如果按照欧美每万人需要2.5个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至少还应该配备30万名麻醉医生。仅从数量看,我国麻醉医生只有“标准配置”的五分之一。一方面是现有的麻醉医生忙得要命,另一方面,麻醉医生非常短缺。
据《文汇报》此前报道,去年中国麻醉医生共完成手术2700多万例 (不包括手术室外的麻醉),这一年,全世界共实施2.5亿例手术,中国仅占1/10。专家称,中国人口是世界人口的1/5,这说明未来中国的手术量还会有较大增加,到时候麻醉医生的缺口更大。
姜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整个医疗卫生服务都缺人。医院、医生、护士,都缺人。学龄长,风险高,收入中产。这是医疗服务行业的通病,并非麻醉一科的事。”
“每个地区,医院收入不一。但麻醉医生的收入不如其他的临床医生。”姜医生补充说道,福利方面,工作单位的手术量决定工作量和收入。大医院加班是常态,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他的福利待遇和临床手术量息息相关。“手术越多,绩效约好。这个行业需要同样需要耐心和细心,风险也算较高,工作时长相对固定。吸引力真的不好说。”
中国医生平均月收入为7652元,月平均收入最高的科室为口腔科(12757元/月)、整形科(11500元/月)、感染内科(11365元/月),麻醉与疼痛科室医生平均月收入6933元/月,在30个科室中排名第24位。
董庆龙担心的是,读完临床医学的学生并不愿意选择来麻醉科。除了工资福利,还有一个原因:“在麻醉科工作,永远都只能是幕后英雄,要出名非常难。”麻醉医生工作地点是手术室,患者见到麻醉医生时,口罩、手术帽已经将麻醉医生捂得严严实实,麻醉开始,患者慢慢睡去,等到醒来时,手术已经完成。患者和家属大多知道手术的主刀医生是谁,但很少知道手术中的麻醉医生是谁。因此,常常工作在幕后的麻醉医生常被称为“隐形医生”。
相比起内外科医生可以随着年资、水平提高而成为知名专家进而提高诊治费用,麻醉医生收入单一、在业界地位低也造成更多人不愿去报考麻醉专业、做麻醉医生。
未来 Future
2017年11月21日,国务院正式宣布每年8月19日被设为“中国医师节”,标志着我国第四个行业性的节日出炉。
在海南琼山已经工作5年的麻醉医生韩医生对此表示:“节日当天无假期,医生最需要的是实质性的行动,而不只是一个没有休息的节日。因此,节日的设立,没有真正意义上缓解医师的压力。”“不管是什么科室的医护人员,总是被需要的。中国人口基数大,医疗担子很重。等有个节日可以休息确实很感激。”姜医生表示,“但我们仍任重道远。希望国家继续给予我们支持,人们给予我们信任,这样我们才有动力继续干下去。感恩。”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麻醉医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面对患者的机会少,常常在“闷罐子”式的手术室里完成工作。相较于传统临床医生,麻醉医生的工作环境较为封闭,也提供给他们与患者家属较少的纠纷,大大降低了遇上医闹事件的概率。某种程度上来说麻醉医生是“隐形”却“安全”的。
“过去麻醉科只和外科发生交集,现在我们的脚步几乎延伸至全院科室,在我们医院,手术室外的麻醉工作量已占到全院麻醉工作量的一半,舒适化医疗必将是今后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麻醉科陈国忠主任说。
舒适化医疗,是以麻醉科为主导,有效缓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恐惧和痛苦,为患者提供医疗全过程的安全、舒适、无痛化服务。“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忍受在恐惧、恶心、疼痛、甚至呼吸困难的情况下接受胃肠镜、支气管镜这样的检查和治疗。我们从不断增加的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检查和分娩镇痛乃至美容手术的数量上可以看到麻醉科正在成为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
他这样描述近年来麻醉工作的新变化,“快速发展的麻醉学科平台使过去一些不能做、不敢做的高龄、危重病人手术得以顺利进行;麻醉学科走出手术室,发展为围术期医学科是大势所趋。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提高社会对麻醉的认识,提高麻醉医生的服务价格。”俞卫锋以无痛分娩举例,这需要麻醉医生介入,一个孕妇可能需要一天甚至两天才能分娩,麻醉医生需要寸步不离守着,但半身麻醉的收费是两三百元,且不说麻醉医生的积极性,在人手紧缺的当下,也不能调配麻醉医生做这些。很多像无痛分娩这样的好做法难以铺开,症结在此。
采访札记
杨方晶
这篇数据新闻花费了许多的精力,当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严肃报道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选题的事情。选择麻醉医生这个选题也有经过深思熟虑,包括数据的获取,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等,不过幸运的是总算交了一份还算满意的作品。
数据的获取是我俩遇见的最难解决的问题了,一开始我们想要“全国麻醉医生人数”这方面的数据来说明是否真的存在麻醉医生缺口大的问题,但是在统计网站找不到类似的数据,于是只好读一些相关的论文,获取有用的数据。其他的数据就是来者不拒吧,只要是觉得可能有用的,都保留下来,最后再整合数据,也因此,找数据是我们耗费时长最多的一环。我们俩一直都很想做几个动态图,可能会让作品更有趣味性,奈何技术还不过关,只好用录屏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能力,也算是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一件蛮有趣的事情。
既然是对某类群体的素描,那对这个群体的采访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次的作业,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这群“隐形医生”,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他们的忙碌与辛苦。往往我们在问他们问题的时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回复,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我发消息问某位麻醉医生时,他告诉我:“我已经24小时没有休息了,撑不住了,可否改天?”,也正是因为采访,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真实和有温度。
最后一个感触比较深的问题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我和我的组员寝室离得非常远,有时候只能用微信发消息来谈论一些问题,这也使得我们不能非常准确的去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花很多的文字去说明一件事情。后来我们约好时间面对面的交谈,提出问题之后,我们会针对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讨论出解决方案,完善我们的作品。
总而言之,“有志者事竟成”,从选题阶段开始我们就遇到各式各样困难,包括获取数据、技术壁垒、采访、美化等,但都一个克服了。虽然历时久过程艰辛,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自豪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赵博文
聚焦“麻醉医生”群体的选题灵感是方晶在拔牙时,与牙医的几次接触后得来的。查阅资料后发现这一群体一直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媒体对其的报道多为负面,“高压”、“猝死”、“辛苦”等词汇让我不敢想象这一群体所遭受的境遇。通过对麻醉医生群体肖像的描绘,我们希望尽所能为他们发声,争取社会的关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也希望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对医生群体的相关保障政策。
通过总结、消化前人的采访和报道,我们提炼出了叙事的几个角度,搭钩好了文章的骨架。数据提供的是客观上的事实准确,而数据新闻最终还是落在对具体人物的细致描绘上,只有我们讲好一个有温度的故事,读者才有兴趣看下去。我们的报道还不够有“故事性”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技术和审美方面,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制图软件有时难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最后只能靠自己上手P。作品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其间感触过绝望和精神上的痛苦。但从什么都不会到经过无数次“折磨”做出成品,结果却令人欢喜。在老师的数次指点下,不仅让我们在审美、技术上有了提高,也使得我们更深入地洞察社会,懂得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现有数据和社会现象,进而发现和解决问题。
我们的作品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譬如受时间所限,没有挖掘各类报告数据背后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够“客观”,但和小伙伴一起将这个作品做出来,过程中有收获有成长,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点击阅读原文可观赏作品网页版
数据来源:《中国医生2013-2015年因过劳而猝死医生情况报告》、《医脉通2016年中国医生薪酬调研报告》、《2015年京津冀三地麻醉医师职业状况调研报告》、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策划、制作:杨方晶 赵博文
指导教师:方洁
编辑:张浩源
往期回顾(点击文字或者图片即可查阅):